手柄 ![sticks-closeup-b2c87e60](http://www.ibmnb.com/attachments/2013/11/339505_201311211437013U7YE.jpg)
为了 Xbox One 的手柄,微软可是花了整整 1 亿美元设计费,结果却和 Xbox 360 的手柄几乎一致,这或许是由于前一代过于成功的原因。新的手柄确实更牛了,电池盒内缩后手握起来更加舒适,方向键不容易误触,遥感也更加灵敏。 在操作体验上,Xbox One 的手柄不仅有双震动马达,还在 LT/RT 上新增了额外的震动马达,在射击游戏中右手臂明显感到震动回馈,赛车时刹车也会有力回馈,用起来更爽。 手柄有一项很赞的功能就是结合 Kinect 的动作捕捉,可以探知用户把手柄放下,从而指挥手柄进入低功耗状态。这使得 Xbox One 手柄有了很强的续航,从反馈来看,至少一周以上。 另外,手柄上还有红外线 LED,Kinect 可借此检测到手柄,通过与使用者人脸进行比对,可自动匹配玩家身份。 Kinect Kinect 是 Xbox One 里的一大创新,就是充分发挥了麦克风和摄像头的作用,进行语音和手势交互。甚至它可以检测到用户进入视线范围,通过人脸识别显示出身份,打出欢迎语,表现出很激动的样子。 Kinect 语音指令可以用于任何地方,可以回到主页,打开应用程序、游戏,打开电视,或者是浏览器。但准确率还得碰运气,有时候小孩子的尖叫声可以唤出菜单界面,有时候你说了一大堆都没有反应。 一般来说,必须用“Xbox go to”这样的指令模型,但是用起来很不灵活,比如进入 Bing 的时候是说的“Xbox Bing”,因为它判定 Bing 是动词。“Xbox On”是打开,而关闭不是“Xbox Off”,而是“Xbox Turn Off”。另外,打开应用程序必须说全名,只说关键词是行不通的,可见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手势的操作方式是手悬停在界面上,向前推是打开,握紧拳头用来拖动屏幕,就像触摸屏滑动一样。在网页中还可以手势放大缩小,但是准确率比语音还低。 这些功能确实很酷,但是显然微软并没有准备好,还是一个半成品。如果用户觉得会有干扰,可以选择关闭麦克风和摄像头。 界面,软件 ![VRV_038_XboxOne_v3.Still002-1024](http://www.ibmnb.com/attachments/2013/11/339505_2013112114370141N0h.jpg)
Windows 8 风格的界面,加入了更多社交元素,同时淡化游戏的主力地位,把电视、视频也放到了显要位置。而且,游戏与电视不再是分割开来的,可以无缝切换,就好像跳转应用程序一样,甚至它有多窗口模式,可以一边电视一边游戏,两边的事情都不耽误。 再加上支持 Netflix、Hulu 等在线视频应用,Xbox One 真的会威胁到机顶盒哦。 很不爽的一点是,它支持 Windows 7、Windows 8 设备通过 DLNA 发送内容到 Xbox One,但是后者无法逆向访问这些设备的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