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测试与总结 大家一定会非常关心散热效果,下面我们就实际测试一下。我们的测试方法依然是在 28 摄氏度的室温下,让这款本本运行 Furmark 1.92 拷机软件和 AIDA 64 自带的拷机程序,从而让 GPU 和 CPU 都工作在较高的负荷下,尤其是 GPU ,几乎是全速运行中。然后在一个多小时后,分别查看这款本本的内部核心温度以及机身表面温度。
 核心温度控制的比较理想
通过热成像仪,我们看到灵越15 7000 的 C 面中上部是热量比较集中的地方,最高温度为 48.3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正常时候,因为掌托温度足够低,因此无论是办公还是游戏,灵越15 7000都能有很不错的冰凉体验。  C 面温度分布
 D 面温度分布
再来看看灵越 15 7000 底部的散热状况,通过热成像仪显示,主要的热量都集中在机身底部散热窗中,有时最高温度超过 50℃ 。 评测总结: 灵越 15 7000 全金属外观设计,配上极简的风格可以说是时下最能把握主流审美习惯的设计模式,这让灵越 15 7000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出色。而且细看之下,精致的做工、优秀的品质更让我们对这款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再说说散热设计。作为一款金属材质的笔记本电脑,最大问题就是散热的设计,因为金属材质容易导热,因此用户对于热量的感觉比一般的工程塑料材质电脑更加强烈,散热原件如果设计在键盘或者腕托部分的话,体验就会极其糟糕,而戴尔聪明的把原件设计在机身靠后的位置上,从而为用户带来了清凉的使用体验,这一点做的非常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