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或称蜚蠊,俗称茶婆子、偷油婆、货郎、灶蚂子等,在地球上已经有3亿5千万年的悠久历史。
由于适应性强,已从发源地非洲逐步扩散到南美、东欧和南亚的港口城市,并传入温带地区,甚至到北方寒冷地区,现已遍布全世界,成为当今主要的城市害虫。蟑螂属昆虫纲蜚蠊目,已知种类达5000余种,有家栖和野栖两类。主要属于蜚蠊科、姬蠊科和折翅蠊科,我国已知有13种(未包括地鳖类)。
危害
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可人工感染导致亚洲霍乱、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结核等病的细菌。所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主。实验研究已确证,蟑螂能携带,保持并排出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属于机械性传播。然而由于它们的侵害面广、食性杂,即可在垃圾、厕所、盥洗室等场所活动,又可在食品上取食,因而它们引起肠道病和寄生虫卵的传播不容忽视。
工厂产品、店中商品以及家中食物等都可因蟑螂咬食各污损造成经济损失。偶而也有因蟑螂侵害而导致通讯设备、电脑、电视、音响等故障,造成事故。国外有人称蟑螂为“电脑害虫”。
蟑螂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可取食各种食物和粪便痰汁等,对含糖和淀粉的食物尤为喜欢。除了喜爱各类食品外,蟑螂也常咬食其他物品,例如在住房、仓库、贮藏室等处,它们可啃食棉毛制品、皮革制品、纸张、书籍、肥皂等。在室外垃圾堆、阴沟和厕所等场所,它们又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甚而啃咬死动物。
蟑螂繁殖能力非常强,一对蟑螂在一年后可繁殖1000万只。雌蟑螂一生一般交配一次,便可终生繁殖,甚至无性繁殖。繁殖能力强.蟑螂一生能产4—50多个卵鞘。一个卵鞘能孵化40~50只左右小蟑螂。
目前,从苍蝇、蚊子、蟑螂、老鼠对城市人类的危害程度讲,蟑螂无疑是四害之首。它昼伏夜出,看不见、逮不着,繁殖快、危害大,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城市的防治害虫之一。
生态习性
蟑螂是渐变态的昆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卵、若虫或成虫3个时期。
栖息习性:喜欢栖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怕光,昼伏夜出,如果白天发现蟑螂,就说明这个地方已经泛滥成灾了,可供隐藏的地点都已客满。蟑螂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群居性,在栖息地点,蟑螂总是少则几只,多则成百上千聚集在一起,因为蟑螂粪便中有一信息素,能促使蟑螂聚集。
分布:家庭内,厨房分布密度最高,主要栖息在靠墙的缝隙、碗菜橱内、桌子的抽屉、墙缝、水池下面;在卧室和其他房间,主要躲藏在盛放食品、衣服、书籍和杂物的箱子和橱柜内;电视、电脑内有时也能发现蟑螂。在公共场所,主要分布在饮食店、食品店、药材店等,饮服行业受害最严重。
正是由于蟑螂到处爬行,无所不吃,它们沾染和携带了很多病原体,再加上它们边吃边拉的恶习,成为一些病原体的机械性传播者。
扩散:蟑螂的扩散有两种方式,即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
常见种类 蟑螂种类甚多,我国住宅和厨房常见的蟑螂有五种,其中大连地区多为德国小蠊。 德国小蠊:荼褐色,体长约1.2-1.4cm,为五种中最小一种,前胸背板有两条黑色纵纹,翅长于腹部。
五种蟑螂一个世代所需时间(天)
种类
| 卵期
| 若虫期
| 产卵前期
| 共需
| 澳洲大蠊
褐斑大蠊
黑胸大蠊
日本大蠊
德国小蠊
| 47.26
45.04
46.08
33.50
17.90
| 311.79
246.18
312.35
184.00
40-84
| 19.58
14.92
15.00
9.80
7-8
| 378.63
306.14
373.43
227.30
64.9-109.9
|
大连崎汇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