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7717|回复: 0

【科普】关于屈光不正的介绍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4236

回帖

70

积分

5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15-12-24
年全勤勋章2022
发表于 2021-2-3 03:13:45| 字数 2,441| - 中国–广东–广州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屈光不正的介绍
    近视的定义: 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 远处的平行光线, 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称之为近视, 聚焦在视网膜之后中, 称之为远视(老花) 。
也许很多人觉得很好理解, 通俗说法: 成像焦点在视网膜之前就是近视。 那好,我再来提出以下几个简单的问题。

    根据定义, 什么叫调节静止? 为什么要调节静止? 远处是多远? 为什么要看远处? 屈光系统和作用是什么?
大家了解的聚焦, 或者说成像焦点在视网膜前,只是结果。 对近视的不了解, 就是因为对前置条件的不了解, 这些问题了解清楚,很多疑惑大家就懂得喇。
比如, 为什么孩子近视医生总要求散瞳, 为什么有的医院用快散药, 有的医院用慢散药, 到底哪个好? 视力表的悬挂有什么标准? 是不是裸眼视力达到 1.0
就不近视? 配眼镜是不是按 1.0 为标准? 为什么近视医生建议配眼镜? 为什么戴框架眼镜还会长度数? 我先带着大家来解读一下定义。

     定义中提到的: 调节、 远处、 平行光线、 屈光系统。 首先: 人眼是有调节的,眼睛的调节是靠睫状肌和晶状体来共同完成, 调节就是眼睛自动调节焦点形成的位置。
我们经常说的看书或者手机等所有清楚的物体。 眼睛累了和假性近视都是睫状肌紧张, 甚至是痉挛而造成的, 有调节的时候, 交点的位置就不是正常情况下所在的位置,
所以散瞳验光, 实际是放松由于眼肌长时间的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疲劳, 从而得到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 眼睛的调节状态决定是否需要散瞳, 或者选择哪种散瞳药,
个人建议对于弱视, 斜视, 远视, 近视带有内斜视和 8 周岁以下的近视儿童, 必须要散瞳验光。 单纯性近视的孩子又散瞳有所顾虑的家长,可以在散瞳前先检查一下调节状态,
若孩子没有调节紧张是可以不散瞳的。 例如12 周岁单纯性近视, 从来没带过眼镜, 单眼裸眼视力为 0.3-0.4 的孩子 ,基本是长时间的雾视状态, 散瞳后度数差别也不会太大的。
当然我们也有光学的方法让孩子的眼睛得到放松, 就是雾视法, 只是比较麻烦而且准确度不高,在雾视后调节依然不能放松的孩子还是需要散瞳验光, 所以一般医院不太采用,
说到这儿可以给大家提议一下, 我们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控制近视的时候选择的都是放松调节法,至于你们采用的产品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那么我们在选择这些方法之前是不是应该检查一下孩子的睫状肌是否处于紧张或者痉挛状态。 如果不是, 如果您选用这种方法, 自然就达不到您想要的效果,
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就是看散瞳前后的验光单, 散瞳前后结果相差 50 度以内, 基本都没有调节紧张。

其次, 定义中提到的远处, 国内标准认为五米以外是远处, 国外有些国家认为是六米远处。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检查眼睛时候的距离必需保证要有五米,
而且五米是被检查者眼表与视力表的距离, 或等比视标缩小距离和大小。 从而我们就知道, 距离不够的检查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再有, 定义中提到的屈光系统,
人眼的屈光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的, 分别是: 角膜, 房水, 晶状体和玻璃体, 有的教科书还写有: 泪液膜。 整个屈光系统就是一个超高度数的凸透镜,
它能够使一束入射光线最终汇聚成一个点, 聚焦成像在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凹处。 就像我们小学实验, 拿放大镜在太阳光下面观察,最终会形成一个最光的焦点。
屈光系统总的屈光力为 5864 度, 其中角膜的屈光度为 4838 度, 晶状体的屈光度为 1911 度(不同的资料数据那略有不同) , 那对光线的折射, 主要是靠角膜和晶状体来完成的,
因为防水和玻璃体的折射率相对较低。

   近视有多种划分: 轴性近视、 曲率性近视、 屈光性指数性, 其中后两种都跟眼睛本身的屈光系统有关系, 这里不展开来谈。 我们主要是讲轴性近视,
因为绝大部分的孩子和成人都是轴性近视。 那么轴性近视是什么呢? 百度上说, 轴性近视都是真性近视, 是眼球的前后径变长。 现在整理下思路,
在孩子没近视的时候,光线进入他的眼睛后, 经过屈光系统, 焦点在视网膜上, 这个轴性近视说的是孩子的屈光系统没有变化, 就是没的睫状肌肉紧张,
没有晶状体前凸, 但是由于眼轴的变长, 视网膜跑到焦点的后面去啦, 相对的焦点就在视网膜之前, 所以也是符合近视定义的, 这就是真假性近视的区别。
假性近视是视网膜位置没变, 焦点轴前移, 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放松调节, 近视状态自然消失, 所以叫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不需要配镜, 可以采用放松训练解除痉挛治疗。
轴性近视, 是焦点位置没变, 可是视网膜向后, 所以这种由于眼球增长造成的近视是不可逆的, 因为已经膨大化的器官不能恢复, 所有的眼科医生都会告诉你,
近视眼治不好, 近视不可逆。 而你身边有朋友家的孩子度数却越来越少, 视力越来越好, 可能你不知道, 度数变少的孩子其实是假性近视。
偶尔也会有家长说: 我家孩子都四百多度, 那医院都说是真性近视, 结果度数也能变少的。 是的确这种情况, 但是判断度数变少的标准, 可以是验光处方单上的数值变少,
或者是孩子的视力比较好。 验光单的数值变化, 除了真假性近视之外, 还有一种称之为混合性近视的情况。 例如: 用近视-4.00 度的孩子来说, 有可能其中的-2.75
度是眼轴增长引起的, 这部份属于轴性近视; 后面有-1.25 度是由于用睫状肌紧张而造成的, 属于假性近视, 所以这-1.25 度的近视是可以缓解和治疗的。
而轴性近视的-2.75 度是不能降低的, 所以孩子训练到一段时间就进入瓶颈期降不来下的原因, 而分辩方式是看散瞳前后的验光单。
还有部份家长说: 我们家孩子散瞳验光, 前后都是近视-4.00 度, 属于真性近视, 但治疗一段时间后, 孩子用近视-3.50 度的镜片能看到相当于原来近视-4.00 度的视力效果,
这种是降度数吗? 这种情况类似原本近视-0.50 度, 原祼视 0.6, 通过训练能看到祼视 1.0,然后摘镜, 这是孩子视力降度数吗? 完全恢复了吗? 恐怕也不是。
是不是看到 1.0 就是不近视呢? 让我们回顾近视的定义可知, 通篇没有一句是以纠正到 1.0 为视力标准。 因为视力不单是成像的问题, 还牵扯到大脑对图像的处理问题,
跟大脑的图像的处理能力有关, 先不多说。 真性近视眼应该以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负镜度进行矫正, 就是mp mv a 原则,
顺便提一下医生让近视孩子配镜的主要原因是及时纠正是视网膜离焦。

评分

参与人数 1技术分 +1 收起 理由
睛典视界 + 1 多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最强暴改的X61
暴改最大容量的电芯
定制喷涂最奢侈的外壳涂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2-5 20:01 , Processed in 0.093106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